平凡中的不平凡 - Ms. Germaine Chan Foong Lin
陈凤莲老师于1968年投身教育界,一直以来都在育才国中服务,于2000年正式退休。在育才国中执教的33年岁月中,陈老师的主要教学科目为物理、普通数学以及高级数学,同时她也是一名纪律老师。
执起教鞭的缘由
陈老师分别在华都牙也的SK ST. Bernadette's Convent和SMK ST. Bernadette's Convent完成中小学教育。求学时期,陈老师在学业上未能称得上优异出众,但总能够在自己擅长的数理科争取较好的成绩。擅长数理科的陈老师曾一度立下当会计师的志愿,但却因为一场意外,使她投身于教育界。
高中时期,陈老师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不慎引起爆炸,让酸性化学物质入侵双眼,导致双眼面临失明的危机。治疗过程中,医生嘱咐陈老师尽量少用眼力以加速双眼痊愈的过程。在同学的协助下,她顺利地通过中五的考试,但帮忙她念书的同学却意外地落榜了。较后,陈老师到SMK St. Michael就读大学先修班,同样地由另一位同学协助她,结果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了。难以弥补对两位同学的亏欠,陈老师决定不再拖累别人,放弃成为会计师的理想,进入槟城师范学院受训,掀开执起教鞭的前奏。
与育才国中的缘起
在进入师范学院之前,她曾在怡保德修女校当过一年的临教。完成师训课程后,陈老师被教育部派往育才国中执教。当时,陈老师曾当临教的中学校长曾多次挽留,希望她能够留在该校服务。1968年,州教育局决定在育才国中与培南国中其中一间改制中学设立中四理科班,比较多优异的理科生将成功 开办理科班。当年,育才国中校长郑彼德先生积极争取让育才国中成功开办理科班的机会。当郑校长得知以数理科作为主科教学的陈老师拒绝前往育 才国中报到时,决定到教育局申诉。为了免于被调往距离家乡遥远的地方,陈老师决定接受教育部的指示,正式在育才国中展开教职生涯。虽然陈老师并没有想调职的念头,但是每一年她都会作好被调职的心理准备,在没有被调职的情况下,她就在育才国中执教了33年。
在育才国中的回忆
回忆起高中时期的意外,陈老师依然历历在目,心有余悸。在育才国中执教初期,有几名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好玩地把玩小型火炉,甚至将火炉口对向同学,陈老师见状便二话不说将学生赶出实验室,直到学生认错接受惩罚后才继续上课。陈老师不希望学生重蹈覆辙,发生让自己终生遗憾的意外,所以都在课堂上严厉地对待学生,但课堂下她却是一位与学生们打成一片的老师。
80年代,育才国中面临转型期间,国语逐渐取代英语作为数理科的教学媒介语。这项改变确实给陈老师带来了些许麻烦。她坦荡地承认自己不諳华文,国语也不行,在课堂上 也只能运用简单的国语,而大部分的教学也以英语与方言进行,所幸学生们的成绩依然能够维持在特定的水平,让陈老师可以继续献身于教育界。
学生福利组与陈老师
谈及育才国中学生福利组的缘起时,陈老师对当初致力于帮助贫苦学生的郑彼德校长感到赞叹。她认为一位校长能够察觉贫穷学生在空腹的情况下上学,并号召老师和学生帮忙,提供早餐给贫穷学生,实在难得。
1968年,陈老师与一群中四的学生负起这项挑战,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成功推行该计划,让不少贫穷学生受惠。只可惜该计划持续了五年后,随着郑校长调职与经费短缺的问题而被迫暂停,直到1991年才重新运作,当年也是陈老师母亲去世的一年。1991年的农历新年后,学生福利组正式重新运作,陈老师连同校内师生开始进行筹款活动。在各方面的协助与鼎力支持下,成功为学生福利组筹获大笔款项。 在关和贵先生(1970年育才国中毕业生)的建议与行动下,让学生福利组成为独立的组织,并交由育才国中的教员管理,永久地为育才国中的学生提供福利与资助。
陈老师一直致力地为学生福利组筹款,并献意举行筹款义跑,而该活动也成功为学生福利组与建校基金会筹获款项,陈老师的在维持学生福利组的运作的确功不可没。1997年的一场亚洲金融风暴席卷马来西亚后,正当经济复苏之际,大同集团碰巧同期挂牌上市,学生福利组便在该酒楼进行筹款晚宴,并获得该公司以半价的价格作为晚宴费用,为学生福利组的户口筹获更多的资金。
学生福利组运作至今,已经惠及了不少育才国中的莘莘学子,提供食物、车费、校服、学校费用等各方面的协助,在2008年期间也提供了贷学金于4名育才国 中毕业生前往台湾深造。陈老师也提及落力地进行推行学生福利组的关和贵先生,出身贫穷的关先生也体验过贫穷的滋味,希望借此机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
当老师秉持的信念
一场意外让陈老师放弃理想,投身培育未来主人翁的教职行业。对陈老师来说,当上老师是一种荣耀,33年的教职生涯也过得充实与愉快,甚至夸言下一世投胎也想成为一名老师。
回忆起影响她一生最大的人—— 她的父亲,陈老师声音哽咽了。小时侯父亲曾面临贫苦的滋味,三餐温饱也成了问题,几乎被逼辍学。父亲的同学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无条件地帮助他完成了学业。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便在陈老师内心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在成为老师后更能以该信念帮助更多学生。
“学生面临困难时,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他们,就像我父亲的朋友帮助我的父亲一样” 陈老师说。
虽然在育才国中执教的当儿,通常都忙于进行学生福利部的活动,但是陈老师坚信该组织如果发展开来,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
当上老师的成就
陈老师认为,身为老师最大的成就莫过于能够帮助到学生,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只要能够给他们机会。每个学生都不一样,必须明白他们的处境,才能够帮助到他们。就像曾经身为纪律老师的她,在处罚学生的时候也必须有根据,好好地跟他们讲道理。
在陈老师的领队下,1970年与1971年间举行的两场霹雳州际数学比赛,育才国中都横扫10个奖项中的9个奖项,为育才国中争取了不少荣耀。此外,育才国中的排球队与女童军在陈老师的带领下也有不俗的成绩。
退休后的生活
陈老师退休至今大约9年,刚退休的时候曾在学生的介绍下,在其学生的公司担任掌柜一职,只是工作过于烦闷,三个月后便辞了该工作,回归老本行教补习,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学生们前往她家补习。
至今,还有很多学生依然与陈老师保持联络,农历新年期间也会登门向她拜年。在学生们的邀约与赞助下,陈老师在退休后也曾到澳洲旅游。她认为,在她离开教育界后,她不再是学生的老师,学生也不再是她的学生,因为大家都变成了朋友。
“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期望就是看到学生拥有成功的人生,不一定要大富大贵,只要生活过得舒适,懂得待人处世之道就够了,最重要的还是尽量帮助有需要的人。”
“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公平,无论成绩是好是差,要个别对待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给予他们一定的机会。” 陈老师这么说。
后记:2008年为五层楼筹款时,有一位1969年毕业的校友,从台湾汇回4000 美金,要以陈老师的名义捐给建校基金。校友回馈母校,主要感恩于老师的教诲与付出。
符永平师、黄康翔
采访于12.6.2009
整理:黄康翔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